龙8知识中心详情

【爆】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

2024年05月29日 龙8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位于浙江省之江文化心,是首批被确定的家一级博物馆和地方建家级博物馆。建筑面积10万方米,展陈面积方米,建筑高度59.9米,地上八层,地下二层,是之江文化心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建筑,也是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宣传教育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化公文化空间。

  因馆区搬迁,陪伴杭州人十四年的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于2023年5月4日正式闭馆。此前,武林馆区憾于体量有限,十万余件珍贵藏品只能陈放于库房里难见天日。2023年8月29日,浙江博物馆之江馆区正式开馆。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新馆位于浙江省之江文化心。之江文化心主要包含浙江省博物馆新馆省图书馆新馆省非遗馆省文学馆和公服心。由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与法AS建筑工作室合作设计。

  四个主要场馆在场地沿边均衡布置,互相形成对话,每一个界面都向城市开放。屋面以起伏错落有致的形式,象征起伏山脉。围合成的内既延续了江南建筑的庭感又赋予了现代公空间对市民文化生活的需求。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大厅顶面高度达到30.4米,最高高度达到39.3米,造就了层次丰富的大厅空间,引入自然光线与室外景色,悬空的连廊更像桥梁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包容着无限能量与无限可能,南北两侧大圆形构造,正如一轮新月缓缓升起,携天地气运,照古今圣物,顶面为方块造型铝板加九组灯膜组成,寓意天圆地方,九五之尊。大厅圆石材造型,代表着日新月异,步步登高的美好意愿。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现有1个浙江通史展5个浙江文化专题展,9个功能拓展体验展,陈列各类文物4108件套,其一级文物296件套。

  1个通史陈列,用考古成果和文物构建浙江宏大的历史,突出浙江历史的高光亮点,以及稻作丝绸瓷器等的起源,体现浙江人文和科技发展对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贡献;5个浙江文化专题陈列,从青瓷文化海洋文化宋韵文化书画文脉和名人文化出发,解码浙江独特的文化基因;9个功能拓展和体验陈列,既具有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特点,又兼备科技感和体验感。

   浙江一万年

  浙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展览以时序为脉络,呈现浙江地区各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物遗存和文明印记。一万年上山,稻作起源;五千年良渚,文明璀璨;两千年古越,精耕勤战;一千年两宋,南乐土;一百年红船,辟地开天。一代代浙江人继承弘扬历史积淀的浙江精神,谱写出华文明发展史上绚丽的越地篇章。

  浙江一万年浙江历史文化陈列展览重点展示了浙江长兴七里亭遗址实证浙江百万年人类史万年上山文化世界稻作农业起源世界最早彩陶最早农业定居聚落良渚文化出现城市和最初家形态世界最早水利系统,实证华五千年文明史1921年在嘉兴南湖成立等,并将常年向公众展出。

   向是大海

  浙江濒临海,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全数量最多的岛屿,湿润的海风和充足的雨水带了丰富的渔盐资源。从远古到代,浙江古代先民抵御海潮围垦滩涂开拓交通发展外贸,以开放包容之姿展开文化交流,形成了海纳百川的胸襟气度和勇立潮头的精神品格。

  向是大海浙江海洋文化陈列是内首个以地域性海洋文明为主题开设的历史性考古性专题陈列。1000方米的展陈空间诉说着从史前至明清浙江人与海洋的故事。其家一级文物15件,更有不少文物是首次亮相展出。

   江南秘色

  浙江是青瓷的故乡,也是汉代以后青瓷的主要区。浙江青瓷以其风华绝代的秘色和精湛的工艺引领了世界时尚。江南秘色浙江古代青瓷陈列通过展示浙江地区的名窑名瓷,一览浙江古代青瓷文化的面貌,彰显浙江制瓷业的发展历程工艺特色,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千秋一脉

  浙江山川毓秀,文风炽盛,为书画艺术的繁荣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千秋一脉浙江书画志展览展示了元明清三代,浙江文人书画创作令人瞩目的高光与亮色。于丹青翰墨的不朽魅力,传寄审美品格和时代心声,再现浙江文脉绵远不绝的生机与活力。

   宋韵 ??

  宋韵,是种什么韵?宋代是华传统文化的高峰时代,拥有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和典雅活泼的生活美学。走宋代的文官政治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和丰富多元的民生活,一起感受具有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宋韵文化内涵。

  展厅的四面亭展柜将过溪亭风波亭放鹤亭清照亭融为一体,分别展示苏坡屐笠图岳飞书还我河山林和靖孤山放鹤图及清刻本金石录等实物,将苏轼的旷达乐观,岳飞的精忠报,林和靖的高洁自爱,李清照的文化坚守,凝结成宋韵空间的核心展项,历经千年,闪耀至今。

   保境安民话钱镠

  保境安民话钱镠浙江名人文化系列展吴越政权创立者钱鏐以善事保境安民之策,兴修水利,营建都城,发展生,拓展海外贸易。三世五王使吴越之地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成为名副其实的南乐土,为后世南宋定都杭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钱氏后裔遵从践行钱氏家训,人才辈出,为华文明的延续作出了重大贡献。

   太古之音

  太古之音古琴与人的音韵世界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音色深邃沉静空灵悠远,气质坦荡超逸,蕴含着儒释道哲学和审美,成为历代文人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的益友,是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最突出的代表,被视为方文化的象征。

   山水之间

  山水之间富春山居图人文数字展通过人文数字的方式,领略富春山居图所绘富春江景的山水之美,回顾黄公望的一生,感受他笔墨的生命宇宙。富春山居图的流传经历更是艺术史上的传奇故事,造就了山水合璧的佳话。

   伊人红妆

  清代期至民年间,宁绍原流行着豪华的嫁女排场,种类繁多的红妆家具绵延数里,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被称为十里红妆。伊人红妆宁绍原的传统婚俗与嫁妆展厅陈列介绍宁绍地区的民间婚嫁俗,流传至今的嫁妆用具继续向我们诉说着待嫁出嫁为人妻母的女子的一生。

   丽人行

  丽人行古代女性图像数字体验展展览位于三楼数字体验馆,分为倾听艺术装置丽人行沉浸式美术影片探秘沉浸式场景交互及丽人行数字人文大屏探索等4个体验部分。通过裸眼3D动态捕捉等交互方式,向观众呈现自先秦至明清各个历史时期女性的生命群像。

   皇皇大观

  历经千年沧桑流散世界各处的古代绘画珍品,以前所未有的清晰面貌与精美姿态在此汇集呈现。皇皇大观历代绘画大系陈列展览涵盖历代重要名家流派和代表性画作,从宏观角度呈现浩瀚的画史洪流。

   桑梓漆缘

  桑梓漆缘曹其镛夫妇捐赠古代漆器展曹其镛夫妇热爱家乡,回报桑梓,2012年起香港曹其镛夫妇向浙江省博物馆捐赠漆器三次,捐赠文物数量计162件组,填补我馆多项古代漆器的收藏空白。此次展览以漆器之美为主旨,从漆器的色彩造型纹饰三个方面展示古代漆器之美。

   浙江人文探索馆

  位于地下一层展厅的浙江省博物馆人文探索体验馆,浙博十大镇馆之宝在这里汇聚一堂,让文物活起,使宝触手可及。观众发挥奇思妙想,可以跟随通关手册的指引,开启妙趣横生的探索之旅。

   玉琮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器形呈扁矮的方柱体,内圆外方,上下端为圆面的射,有对钻圆孔,留有台痕。下端有取料时形成的凹缺。琮体四面由间的直槽一分为二,又由横槽分为两节,每节再分上下两个组成部分。四面直槽内上下各琢刻一神人兽面纹图像,八个,用浅浮雕和细线刻两种技法雕琢而成。在分为两节作角尺形的长方形凸面上,以转角为轴线向两侧展开,每两节琢刻一组简化的象征性的神人兽面纹图案,四角相同,左右对称。这一种人与兽的组合图是良渚文化玉琮纹饰的基本特征。另外,在兽面纹的两侧各雕刻一鸟纹,鸟的头翼身均变形夸张。整体纹饰大量填充卷云纹直线弧线,刻画及其繁缛细致。

   玉璧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璧,直径26.3厘米,孔径4.24.4厘米,厚1.3厘米,浙江余杭安溪出土。璧是良渚玉器面积最大的一种器物,一般光素无纹,但我们在这件玉璧上发现了两种少见的刻符。一面阴刻盾形层台,间为一只飞鸟的纹饰,被认为与太阳祭祀相关;另一面符号形如玉璋,意象不明,可能与祭祀的法器有关。这种有刻纹的玉璧,以往仅见于流落外的报道,此器与现藏美弗利尔美术馆玉璧上的刻纹甚为相似,是目前内出土最大的良渚文化刻纹玉璧,弥足珍贵。

   双鸟朝阳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牙雕是一件蝶形器的残件,上半部残缺,底端也稍残。正面间部位以阴线形式雕刻出一幅寓意深奥的图案间为一组由五个大不等的同心圆构成的太阳纹,外圆上端刻出炽烈的火焰状,以象征着太阳的光芒。两侧各有一振翅欲飞的双鸟。作圆眼钩喙伸脖昂首相望之态,器的边缘衬托以羽状纹,线条洗练简洁。鸟的眼和太阳纹心均以圆锥浅钻而成,更富传神色彩。在图像两侧还对钻有6个圆孔,以便于捆绑或悬挂之用。

   猪纹陶钵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猪纹陶钵,口边长21.7宽17.5厘米,底边长15宽13.5厘米,高11.7厘米,厚约1.1厘米,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夹炭黑陶,圆角长方形,器表打磨光亮,内壁较粗糙, 有条状横向磨擦痕迹。长边两侧各阴刻一猪,长嘴,竖耳,高腿,短尾,粗鬃,腹略下垂。刻纹线条流畅刚劲干练。猪的腹部均运用了阴刻重圈和草叶纹等装饰纹样,这类纹饰常见于河姆渡文化。两侧猪首朝向相异,纹样不完全一致,其一稍且纹饰也较简,这种对称动物纹略有繁简的现象也常见于河姆渡文化的各类器物上。

   伎乐铜房屋模型

  战伎乐铜房屋模型,面作长方形,三开间,三进深。南面敞开,无墙门,立圆形明柱两根。西两面为长方格透空落地式立壁。北墙仅在心部位开一窗。四角攒尖顶,顶心立一八角柱,柱顶塑一大尾鸠,柱身空,但不与屋顶相通。屋下有四阶。屋顶后墙及四阶均饰勾连回纹,八角柱各面饰S形勾连云纹。室内跪坐六人,束发裸身。二人双手相交于腹,应是乐伎;其他四人或作吹笙状,或作抚琴弹拨状,或执槌作击拍鼓状,或执棍作击筑状,当为乐师。

   越王者旨於睗剑

  越王者旨於睗剑为铜质,通长52.4厘米,剑体宽阔,脊起线,双刃呈弧形于锋处收狭。圆盘形剑首,圆茎上有两凸箍,箍饰变形兽面纹,茎绕丝质缠缑。剑格两面铸双钩鸟虫书铭文,正面为戉越王戉越王;反面为者旨於睗。字口间镶嵌着薄如蝉翼的绿松石,现有部分脱落,脱落处可见红色粘接材料的痕迹。越王者旨於睗剑附有完整的剑鞘,系用两块薄木片粘合而成,外用丝线缠缚加固,再髹以黑漆。

   牡丹双凤对飞纹鎏金银盒

  吴越牡丹双凤对飞纹鎏金银盒,通高13.7厘米口径20.7厘米盖径17.8厘米底径16.4厘米,2001年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器表通体鎏金,由盒盖与盒身扣合而成。银盒将百鸟之王的凤凰与百花之王的牡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四錾刻千秋万岁4字,是吉祥富贵幸福美满的象征。因银盒内盛放奉安佛螺髻发的鎏金纯银阿育王塔,所以作为舍利容器使用。

   玉耳金钅和

  春秋战玉耳金钅和通高6厘米长口径14.2厘米短口径11.2厘米,1982年绍兴坡塘狮子山306号墓出土。器身纯金捶打而成,呈椭圆形,敛口,卷沿,鼓腹,底。器腹两侧对称铆接一对环形玉耳,耳上琢刻精细卷云纹。整器均匀轻薄。出自墓葬的土台,原在长方形漆盒内贮存,出土时内置一件体积甚的泥质灰黑陶盂。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此类先秦容器多为青铜质地,金质的仅此一件,亦是同时期罕见的黄金器皿。

   玉善财童子立像

  吴越玉善财童子立像,通高8.6厘米,2001年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以青白玉雕琢而成,整体为立体圆雕,局部透雕,细部阴线刻。脸部开相作羽状眉,丹凤眼,身着广袖宽衣,腰间系带。双手插于腰间,站立在飘浮的云彩上,一副怡然自得天真自信之态。云下有榫,竖插于九山八海题材的方形底座上,形象地表现了善财童子为求正果,跋山涉水遍访名师的不寻常经历。因善财童子参拜的第二十七位善知识为观音菩萨,所以被视作观音菩萨的胁侍。这是我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玉童子雕像。

   彩凤鸣岐

  唐代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面朱红色漆,背褐色漆下露出朱色漆。贝壳徽。长方形龙池凤沼。清九疑山人杨宗稷重修。琴面冰裂断纹和流水断隐约可见,琴背均冰裂断纹和流水断纹。龙池两侧有杨宗稷行书鉴定题刻。腹内刻正楷大唐开元二年雷威制。

   吴越鎏金纯银阿育王塔

  五代十吴越鎏金纯银阿育王塔由塔座塔身山花蕉叶塔刹等组成,每个部分捶揲成型,整体接合。塔座方形,下有底板,每侧以壸门佛像相间装饰。塔身方形,四面镂刻佛本生故事,每面一个,分别为萨埵太子舍身饲虎本生尸毗王割肉贸鸽本生快目王舍眼本生及月光王施首本生,外表鎏金,四角各有一只大鹏金翅鸟。塔身的最上层用忍冬及兽面纹作装饰。从塔身镂空处可见里面盛装金质容器金棺,记载的佛螺髻发应供奉其,由于塔身没有打开,金棺的形制大及内部情况不明。四角的山花蕉叶正面捶揲反映佛祖一生事迹的佛传故事画面16幅,如无忧树下诞生尼连河边苦修鹿野苑里说法等等,背面捶揲佛祖坐禅说法等形象。塔刹由刹杆五重相轮和顶部的火焰珠宝瓶等构成,塔刹的底座装饰十二朵覆莲,五重相轮上饰忍冬连珠纹,底轮最大,往上渐收。

   泥塑彩绘观音立像

  北宋泥塑彩绘观音立像,1965年温州白象塔出土,通高64厘米,敷彩描金,精彩绝伦,极具绚烂之美,充分体现了宋塑的典型特征。

  此像相好庄严,青丝挽髻,顶戴华冠,手贯环钏,胸挂璎珞,身披天衣,面容秀丽写实,神情静谧恬适,体态修美轻盈,衣装贴体简约,赋色典雅古朴,与自然写实的大时代风格相一致,散发返朴归真的美感。捏塑贴压削刻等泥塑技法的灵活运用,将菩萨女性独有的曲线律动勾勒得淋漓尽致;点染刷绘描等绘画技法润饰表层,刻画性格,描绘细节,表达质感。这尊彩塑泥供养菩萨立像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完美统一,是宋代彩塑造像的典范之作彩塑造像的稀世珍宝,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舍利函

  北宋识文描金檀木舍利函,1966年温州瑞安慧光塔出土。慧光塔在宋代称仙岩寺塔,元代改今名,始建于北宋景祐元年1034,庆历三年1043完工。

  檀木胎,方形,盝顶,子母口,由盝顶盖和须弥座式基底两部分组成。通体外表识文描金,间隙镶嵌白色珍珠,里表髹褐色漆。盝顶盖面和斜刹堆塑方形和八边开光,开光内堆塑缠枝莲花,四角围以折枝牡丹,嵌珍珠。

  该函制作于北宋庆历二年1042,由各施主舍钱造此函并函内供养品。出土时函内装有金银瓶银塔等金银器及鎏金银神王造像外,又有金漆木雕方持天王像金漆木雕北方多闻天王像等漆造像,及蓝色磨花高颈玻璃舍利瓶等。

   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

  元代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长16.2厘米,宽6.5厘米,高9.1厘米。1956年浙江龙泉上严儿窑址采集。砚滴,亦称水注,为砚台磨墨添水之文房用具。

  这款舟形砚滴属难得一见的形制,船舷两侧置镂空栏板,花蕾状立柱,船篷艄篷上均作上翘的飞檐,制作十分讲究。船内端坐一对情侣,舱外蓑衣船夫欲爬至篷顶取笠,寓静以动。配以湖水一般碧绿的釉色,仿佛情侣春日泛舟,情趣盎然,充分体现了古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意趣与人文情怀。

   富春山居图卷

  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卷,纵31.8厘米,横51.4厘米。黄公望12691354年,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等,江苏常熟人,幼时过继永嘉今属浙江温州黄氏。该卷是黄公望晚年扛鼎之作,长卷描写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展卷观览,人随景移,引人入胜。

  图卷原长约746厘米,600多年在历代流传饱经沧桑,险遭火殉,颇富传奇色彩。清代初年该图由吴正志传给其子吴洪浴,吴洪浴十分宝爱,临死前将此画卷投于火焚以为殉,幸被其侄抢出,但前段已被烧焦。后割去火后残剩的前段,长51.4厘米,取名为剩山图。1956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向吴湖帆征集。剩山图虽为烬余本,但图峰峦苍茫,一丘一壑,俨然富春在望。笔墨上更多地取法董源巨然,但更为简约利落,别具一格。山石的勾皴,用笔顿挫转折,随意宛然天成。

   万工轿

  清金箔贴花花轿万工轿,此轿木质雕花,朱漆铺底饰以金箔贴花,轿上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三种工艺手法进行装饰。轿顶上是锡制的立体形盛开的莲花,轿上雕有250个人物花鸟虫兽。

  这顶轿子的结构前后左右对称,雕有24只凤凰,38条龙,54只仙鹤,74只喜鹊,92只狮子和124处石榴百子等。还有一组组圆雕人物,组成的戏曲场景。如浣纱记天水关铁弓缘水浒传西厢记荆钗记拾玉镯等。轿子的段地方还辅以镜片玻璃画,每一幅彩绘画上也都是一个古典名剧片段。

  此轿子由几百片可拆卸的花板组成,没有特设的轿门。轿子上没有一枚钉子,都用榫卯结构联结。长轿杠二根,朱红漆圆角方杠,通体光素,有双孔。插杠用,两端阳刻楷书聚成號大鸿福轿,短轿杠二根,朱红漆,通体光素,圆角长方杠,横连杠一根,两端楔口,阳刻填金彩楷书大鸿福。长杠,592厘米,短杠长219厘米。

  ◇ 本文部分信息源于浙江省博物馆杭州发布等

  ◇ 本文未标注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End

上一篇:【个人】网站不备案会有哪些后果 下一篇:【游玩】泸沽湖泸沽湖详细旅游攻略及避坑指南